-
牙買加島:紅頰獴的引進與牙買加稻鼠的滅絕
不曾留下一具完整的剝制標本,甚至連一幅像樣的素描也沒有,1877年人類捉到最后一只活的牙買加稻鼠之后,這種原產于美洲牙買加島的獨特鼠類被歷史的塵埃所掩埋。很少有一種動物像它們這般命運多舛。牙買加稻鼠經歷了數場浩劫,連通往滅絕的道路都走得步履艱難。在錯綜復雜的自然、歷史因素中,究竟誰該為牙買加稻鼠的滅...
-
學習改變命運,“聰明”的公鸚鵡更受歡迎
帥的,富的,有本事的,哪個才是最有吸引力的?面對這個直擊靈魂的拷問,9只虎皮鸚鵡小姐的選擇堪稱清流。她們抵抗住了顏值和財富的誘惑,卻被幾位“高學歷”鸚鵡先生熟練解決問題的風采迷住了。 學習改變命運——這簡直是最新一期《科學》雜志給廣大單身男博士打的一針強心劑。1月11日上線的這篇論文中,中科院動物研...
-
非洲象命運再起波瀾,象牙貿易合法化成為爭論焦點
生活在非洲大陸的大象命運可能在今年 6 月 3 日之后發生變化。 根據美聯社的報道,《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辦公室近日...
-
有望改變全球養雞業宰殺小公雞現狀的技術出現了
現在在柏林的超市里,你可以買到更加“人道”的雞蛋。 我們每天食用的雞肉、雞蛋是現代養雞業的產物,然而養雞產業是一個“性別歧視”非常嚴重的行業——不是對人而是對雞。 現代養雞業根據最終產品的不同將所養的雞分為兩大類:肉雞和蛋雞。肉雞和蛋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性別都是雌性。由于公雞不會下蛋,生長也慢,既不...
-
氣候變化與袋獅的滅絕有關
澳大利亞的袋獅一直都是受到爭論的話題。圖片來源:Peter Schouten 根據最近的一項分析,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最大的有袋類捕食者——袋獅(Thylacoleo carnifex),可能在茂密的森林中以生物為食。 10月18日,在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舉行的脊椎古生物學會會議上,研究人員展示了該動物...
-
跨越22國 這條候鳥遷徙路線該如何保護
在北京野鴨湖求偶打斗的候鳥黑翅長腳鷸。徐永春攝/光明圖片 每年有超過5000萬只候鳥從美國阿拉斯加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越冬地遷徙。由于濕地面積銳減和非法捕獵等人為因素,這條覆蓋了22個國家,最長距離12000公里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正在面臨嚴重威脅。 “遷徙路線上60%的水...
-
對蝙蝠的妖魔化宣傳可能危及蝙蝠的生存
有大量確切的證據表明,人們對他們感到恐懼的動物很少會去保護,更多的是會滋生敵意,甚至可能發展到殺害這些動物??v觀歷史,蝙蝠一直是許多文化中恐懼和敵視的對象,原因可能是它們的夜行性和令人難以捉摸的行為。此外,有偏見的媒體報道不斷地將蝙蝠定義為特別危險的病毒宿主,在全球范圍內大量發布令人恐怖的頭條新聞,...
-
會長期哺乳的蜘蛛-大蟻蛛(Toxeus magnus)
科學網:中科院科學家發現會長期哺乳的蜘蛛 哺乳是不是哺乳動物的“特權”?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發現,可能要給生物教科書打上一個問號了。 11月30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權銳昌及博士后陳占起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科學》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一種跳蛛的長期哺乳行為”的研究論文。這也是國際上第...
-
昆蟲武器狂想曲
文/藏狐 玩過《瘟疫公司》游戲的人都知道——蟲子,是不可能被真正戰勝的! 因為昆蟲之間的傳染力很高,一旦昆蟲被感染,病原體的傳染力和突變性就會得到極大的增強,加速瘟疫擴展的速度,幾乎無解。 如今,游戲中的情節居然成功打破次元壁了。一個美國科學家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局(DARPA)正在開發昆蟲武器...
-
侏鸕鶿——又一個鳥類東擴證據
最近這一周,在新疆瑪納斯河流域濕地公園,冰天雪地,有一位叫“刀把子”的鳥友拍攝到一種鸕鶿,之前以為是普通鸕鶿,就沒有特別在意。 這個刀把子運氣不一般,他就是觀鳥愛好者劉忠德。后來,他在拍攝瑪納斯河雪景時發現這群“鸕鶿”在蘆葦枝頭上停落,憑借多年觀鳥經驗,他意識到這不是普通鸕鶿。普通鸕鶿體重達2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