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溫會減少精子數量,雄性昆蟲生殖力已經受到全球變暖影響
全球變暖讓高溫天氣出現得越來越頻繁,野生動物的處境也變得越來越艱難,尤其對于昆蟲來說。 英國東英吉利亞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實驗研究發現,當把面象蟲(一種甲蟲)置于比其最適生存溫度(35 ℃)高 5 ℃- 7 ℃ 的環境中時,5 天之后,雄性面象蟲的生殖能力將會受到嚴重的損害,雌性面象蟲則不受影響。這一研...
-
血淚交織的馴獅簡史
來源:譯言|作者:Helen Cowie 本文基于創作共同協議(BY-NC) 最近,英國最后一位馴獅人Thomas Chipperfield拒絕了繼續用他的兩只獅子和一只老虎進行表演的許可證,這一決定也是對結束英國馴獅傳統的呼吁。這是公眾對馬戲團態度逐漸轉變的一種映射,他們逐漸認識到讓野生動物表演...
-
犀牛老虎制品解禁,是喜是憂?
10月2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嚴格管制犀牛和虎及其制品經營利用活動的通知》(下稱《通知》),標志著我國施行二十余年的犀虎制品貿易與使用管制被被解禁,引發各界關注。 犀角、虎骨等動物制品的使用,尤其是它們在傳統醫學上的使用一直備受爭議,爭論焦點集中于其藥用價值如何以及可能對野生動物保護帶來的不利影響。...
-
科學家解讀大熊貓交配時發出的聲音
大熊貓本質上是孤獨的動物,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不精通愛的語言。 當春天到來,這些大型生物內心開始變得躁動不安時,成員之間的有效溝通是實現成功交配最重要的助力。大熊貓們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興趣。 美國和中國科學家團隊記錄下大熊貓發出的聲音:交配前,交配中和之后三個階段。分析顯示,對熊貓而言,交配時彼此通過...
-
海洋中的噪音太大,海豚簡化了自己的說話方式
美國馬里蘭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的研究員在探測靠近馬里蘭州海域的噪音時發現,受附近海上船只發出的噪音影響,海豚開始用簡化叫聲增加頻次的方式來進行交流。 馬里蘭州海域屬于大西洋,研究員們在離海岸約 20 英里的海底用聲音探測器記錄了周邊船舶交通和海豚在水下發出的聲音。聲音記錄顯示,隨著傳播噪音的增加,海豚...
-
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發現老虎確實是6種,分化始于11萬年前
恐怕很少有非專業人士注意過不同種類的老虎之間有什么外形的差異。似乎它們之間僅有的不同是它們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華南、蘇門答臘、孟加拉…… 但是,它們確實有差異。比如東北虎——也叫西伯利亞虎,是著名的大塊頭,傳說體重最多可達 300 公斤,普遍在 170 公斤左右。而蘇門答臘虎則要小很多,一般在 1...
-
再不降低水溫,野生中華鱘真的會滅絕
無法婚配、無法生娃——深受其苦的不光是你,還有中華鱘。11月1日“小光棍節”這天,《當代生物學》在線發表了一項令人悲傷的結論:未來10到20年內,野生中華鱘種群就會消失。而降低水溫可能是挽救它們的最后一線希望。 近年來,中國通過將人工繁殖的中華鱘放流野外來補充野生種群。但研究人員指出,如果不采取措...
-
為什么哈士奇的眼睛是藍色的?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可導致西伯利亞哈士奇產生藍色眼睛的基因突變。 攝影:OLIVIER MORIN,AFP/GETTY 撰文:KITSON JAZYNKA 藍眼汪星人不僅優雅,而且善于表達,擁有世界上最令人難忘的毛茸茸面孔。最近,科學家為愛狗人士帶來了一些好消息:藍眼汪星人擁有這種顯著特征的原因。 科...
-
動物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在動物王國里,人類的眼睛算不上最優秀的。貓咪能在黑暗中看見東西,某些蜘蛛擁有整整12只眼睛。不過,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應該對自己的雙眼心懷感激,因為我們的視覺清晰度遠遠超過大部分動物。 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比較了多種不同動物的視覺,探究它們眼里的世界究竟有多清晰或多模糊。生態學家Eleanor C...
-
如果把蚊子從地球上抹掉,會發生什么?
如果你有機會消滅掉一整個蚊子品種,你會選擇毫不留情的將這種生命從地球上抹去嗎?除了在夏日造成煩擾的常見蚊子,還有一類傳播致死疾病的蚊子,例如侵害非洲無數生命的瘧疾 當德爾菲娜·蒂齊(Delphine Thizy)與人們談論通過鏟除蚊子來消滅瘧疾時,她表示“無論談論的對象是從未從事過生物學研究的非洲...